联系我们      

    [青春足迹] 张亮:钻研学术、厚积薄发,用心工作、服务同学


    [发布时间]: 2015年01月11日

    人物白描:张亮 物理与天文系 博一

    他钻研学术,厚积薄发, 在物理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RL上发表论文,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他曾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的辅导员,用心工作,服务同学,荣获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辅导员标兵称号。他就是物理与天文系的学生党员张亮,在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下,他努力用自己出色的表现和对卓越的追求,发挥着一名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钻研学术,厚积薄发

    2005年张亮考入上海交大物理系攻读本科专业,2009年获得硕士研究生直升资格,2011年他又顺利通过硕博连读的面试,选择留在交大继续在光纤光学方向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纤之父”高锟在被问是否会为当时没有为光纤技术申请专业而埋怨后悔时,高锟说“如果事事都看重金钱的话,那么光纤通信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这句话深深影响了他,他也向往能如高锟一样淡薄名利,创新思考,潜心科研。  

    读研后,张亮迫不及待动手进行实验,然而起初实验的种种不顺利让他十分烦恼。导师詹黎教授看出了他的急躁心态,“世上没有哪个实验是在光路一搭建好就可以得出理想的实验结果”。在导师的教导下,他渐渐抛掉了急躁心态,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詹教授的言传身教让他在科研的道路上匪浅。2011年,他首次在光纤中实现了基于光纤布里渊激光共振腔的超光速传输新方法,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物理领域国际顶级期刊PRL,为研究超光速物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受到学术界的关注,Science杂志网站以“Pushing Light Beyond Light Speed”为标题报道了来自上海交大的这一成果,该成果也入选了“2011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张亮与导师Luc Thévenaz教授

    2013年张亮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奖学金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PFL)进行联合培养,师从国际领域光纤布里渊快慢光的开创者Luc Thévenaz教授。海外留学经历让他收获非常多,最重要的是从导师Thévenaz教授和实验室同事身上学到了科研探索中的严谨与谦虚的态度。他尽快的适应了国外环境并融入了实验室国际化的合作氛围,他优异的科研能力与努力钻研的态度获得了Thévenaz教授以及实验室成员的认可,并成为实验室组里第一个获得特殊申请延长培养期的学生,并最终出色地完成研究课题。  

    张亮在2014ACP国际会议上荣获最佳学生论文一等奖

    在2014年11月刚刚结束的2014年亚洲通信与光子学(ACP)国际会议上,张亮的研究成果被选为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示,在最终的最佳学生论文奖(IEEE Photonics Society Best Student Paper Awards)的评选中,凭借高水平的会议论文与精彩的口头报告受到了与会专家评委的认可,从众多海内外学子中脱颖而出并最终荣获一等奖。  

    用心工作,服务同学

    在学术之外,张亮也积极参加众多的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在丰富自己的阅历和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的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好的服务身边的同学。  

    早在2009年获得研究生直升资格时,他便参与了物理系学生工作中,之后顺利通过了学校辅导员的面试,担任物理系辅导员并参与物理系学生党建工作。在物理系党总支的指导下,他积极探索物理系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以物理系科研学术资源平台为载体,按照学科实验室重新划分了研究生党支部,激发了物理系研究生党支部新活力。在他的积极努力下,物理系成立了全校第一个国防生党支部,并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党建创新奖。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在工作中全心全力付出,由于学生工作中的出色表现,他也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辅导员标兵。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他也积极投身于志愿者的行列,和众多的交大志愿者一样,用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赢得了游客的赞许,由于其突出的表现,他被授予了“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称号。  

    本科毕业之际,他与他的同学们便思考毕业之后如何能够践行“饮水思源”,为母校母系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他们的努力下,物理系2009届毕业生洪然等多位同学在出国深造的同时,每人每年从自己的留学奖学金中捐出约合1000人民币设立了“飞跃奖学金”,已经连续3年共颁发了近3万元奖金,张亮不仅在国内负责奖学金的筹备联络工作,同时还捐出了自己的奖学金,用来鼓励学弟学妹努力钻研。学业之外,他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到了青少年的科普工作中,他的撰稿最终入选2013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物理卷。  

    光纤中可调控的快光与慢光是他的研究课题,在学习实践中,他对这个研究课题也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学术研究需要“静”与“慢”,而社会实践中则需要“动”与“快”,能在人生之路上很好地调控自己的动静、快慢远比实验上实现要难。他在业余时间爱好跑步并多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科学研究让他明白了光在经历较大能量损耗形成的反常色散才能实现加快传输,更让他懂得在现实生活中人要想跑的更快,也一样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努力用自己踏实的步伐行进在人生之路上,收获一路的美好风景的同时,他更将自己的正能力传递给了每一位与他相遇的人。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原文: http://news.sjtu.edu.cn/info/1006/436552.htm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